Cherry 网友问:
我的10 年目标是开公司,将公司作为自己的投资对象以实现我的终极目标——成为一个亿万富翁。
我是学通信技术的,可是我对这个不感兴趣,于是我从事我感兴趣的职业——市场。
我在一家直销公司做了半年销售,感觉公司太小,不够规范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我做销售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培养自己处理被拒绝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与陌生人的交际能力。
现在我想在一家大公司做销售,我对几家公司很感兴趣,因为他们有很好的员工培训计划,发了简历过去,也面试了几次,可是都没有最后成功的消息。
我的情况已经写清楚了,我的问题是:我怎样才能吸引到我想要的工作呢?
紫雨老师答:
大部分的人对于自己不要什么很明确,但是对于自己要什么却不是那么清楚。
理论上,当你越清楚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你就越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是,当一个人太过习惯于排斥自己不要的,对自己不要的充满敌意,久而久之,对于自己要什么,也变得很模糊了。
举个例子,你问十个人他们想不想有钱有闲?几乎全部人都会跟你说他们想。但是如果你接着问:有钱有闲之后你们要怎么过?为什么你们要有钱有闲?几乎毫无例外的,每一个人只能够回答得十分粗略:我要睡觉睡到自然醒;我要出国去旅行。去哪里旅行?还没有想好!平时要怎么过?还不知道!
当一个人无法回答一个问题回答得很具体,那表示他在这个主题上聚焦得比较少,所以他只能够回答你很概略的东西。但是如果他能够回答得巨细靡遗,那表示他真的投入了大量的心力。
所以你问一个人他对目前的工作有什么不满,他可以回答你一大堆:上司太严、待遇太少、工时太长、环境太吵······每一样他都可以深入地跟你讲解每一个细节,如数家珍。但是当你问到他想要什么,他却讲得很含糊。
这表示什么?这表示,如果你也是这样子的话,你就是聚焦在自己不要的多过自己想要的。
那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把你不要的,都转化成你要的。
比如说,你觉得公司太小,不够规范化,我敢担保你可以来支撑自己这个论点是对的。
现在,我要你把上述句子转换成你要的,比如说:『我下一家公司要有大规模、大格局的,而且凡是讲求标准化、规范化的。』
然后,把过去种种你不要的画面,转换成你要的画面。注意,重点不是在于视觉化本身,重点在于找到那种感觉的【参考点】。
接下来,检验一下你对工作的第一联想是什么?
你见到人谈起工作的时候,是越谈越不高兴?是越谈越带劲?还是越谈越没劲?
当你想到下一份工作的时候,你是充满憧憬,还是充满无奈:“没有办法,骑驴找马,不喜欢也得委屈做着先,不然就没有饭碗。”
在你动手翻报纸找工作之前,上述的步骤已经可以很准确地预知,你是否能够找到一份你喜欢的工作?
当你谈起工作,你可以很兴奋地一一述说你完美的画面是怎样子的:怎样子的上司、怎样子的同事、怎样子的薪资、怎样子的假期...
在你能量调和之前,你采取的行动往往都是不具有生产力的。但是,如果你能够先跟着上述的指示,先确立一个正确的、喜悦的感觉源点,你接下来找工作将会是事半功倍的。
甚至,你要相信,当你调和得好的话,你不一定是要找工作的,可能工作是会上门找你的!
当你谈起工作就兴致勃勃,工作就吸引得很快。
当你谈起工作就兴致缺缺,工作就吸引得很慢。
你越热爱你的工作,你的工作也就越热爱你!因为同频共振,同质相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