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可顿悟,乘悟并消;
事需渐除,因次第尽。
紫雨老师曾说过一个比喻:一个人跳远,在起步跳跃之前,会有一段快跑的冲刺,假若跑到一大半,临近起跳点的时候,停了下来。那么前面积累的惯性势能,将会一泻千里,等于零。
所有的功夫和努力也都将前功尽弃,付诸东流,对于你跳更远还会起什么作用吗?
时时勤拂试,有一个很重要的词:“时时”,意思是说:努力的功夫时刻不能间断,要功夫连成一片,片片相连,每一分毫的努力,都会向前传递,积聚于一点,产生强大的能量。
有时,只要一时松懈,一不小心,就会一泻千里。
神秀说: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因为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所以才能达到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的境界,后半句是方法,前半句是达到的结果。
神秀主张的修行方法:看重“时时”勤修。
为什么“时时”那么的重要?
因为我们从小到大积累的负面惯性动能时时刻刻都在无意识的自我循环,时间越拉长,找到支撑负面想法的事实依据越来越多,负面惯性动能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
所以要想把负面的想法扭正到正面的频道来,必须一点一点的调,并且不能松懈,因为稍有松懈,在你还没有形成正面的惯性动能之前,你所有的努力是抵不过负面惯性的力量的。
你稍一松懈,负面惯性的力量就流过来了,接管你的人生。
如果你不有意识的接管你的人生,那么负面的惯性动能将会接管你的人生,从不例外。
这就好像说:如果光明不来,黑夜将会继续。
负面惯性动能是由从小到大日积月累的过程形成的,所以要想把负面的惯性动能转化成正面的惯性动能,也是需要一个相对应的过程,是需要一点一点的修正,一点一点的调正。
这也是为什么在“理”上,可以以瞬间顿悟,在“事”上必须渐修,直到与“理”上的“悟”合一。